6月13日,由中央研究院核燃料与材料研究所牵头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热交换管和二回路管道的服役行为评价技术研发”项目正式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得市科委280万元经费支持。这是我院继2014年成功申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后,在材料服役安全领域再次获得政府经费支持。
本项目瞄准核电关键材料在典型服役环境下的共性失效形式和关键的失效行为,依托中央研究院正在建设的“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核能材料”,针对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二回路管道的流动加速腐蚀(FAC)和蒸汽发生器(SG)传热管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这两种最主要失效形式,形成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热交换管和二回路管道服役行为评价和试验验证技术体系,提出失效减缓和服役寿命行为评价技术方案。
项目研究团队将在传统的材料服役评价技术的基础上,融合材料基因工程方法,采用模拟服役工况下的高通量试验评价技术,高效获取材料服役行为的数据和规律,研发基于全尺寸构件及材料的服役行为评价技术和寿命预测模型。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升我院核电关键构件及材料试验研究能力和服役安全评价技术,为压水堆核电站的选材、安全评估与寿命预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